雅昌艺术网 |艺术家网首页 | 论坛 | 博客 | 艺搜
 
 安哥
 http://ange.artron.net/
 
  搜索:
 
安哥的立场
 
作者:金俊  发布时间: 2015-11-19 10:39:26
 
 

  摄影家彭振戈(安哥)是“中国80年代以来的摄影绕不开的人”,几十年中拍下了十几万张珍贵的底片,用他的民间立场为时代中的社会、百姓留下真真切切的记忆光影,反映着老百姓对于时代生活的感受。酸甜苦辣杂陈在定格的片段中,借由他的视角让人笑,让人哭。


  说到彭振戈,很多人还有所迟疑,但一提他的笔名“安哥”,大家伙儿就瞬间在脑海中锁定一个“率真、温和,有趣”的老大哥,一个有故事的摄影人。现为广东新闻摄影协会常务理事、广东摄影协会理事的他,用民间立场为社会、百姓留下真真切切的记忆光影,反映着老百姓对于社会发展大步伐下生活的感受。酸甜苦辣杂陈在定格的片段中,借由安哥的视角让人笑,也让人哭。用陈小波的话来说,“中国80年代以来的摄影绕不开这个叫安哥的人”。



  “40后”的安哥十来岁就玩起了相机,但要说真正入行却已是32岁的事了。不过,那时候的他已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了,七年知青,四年工人,踏遍大半个中国的足迹⋯⋯有感于他所经历的社会生活未曾出现在当时主流媒体上,他带着一颗“记录见闻感悟,见证生活百态”的赤诚之心踏入了新闻摄影领域,而他那些丰富的生活经历则是他打下的最重要的基础。它们练就了他成熟的思想、独立思考的能力,还有敏锐的视角。在西双版纳做知青时,安哥就意识到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在天安门城楼上,而是在老百姓的饭碗里以及他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劳作中。可以说这是安哥“平民视角”的思想雏形,而摄影语言在他看来无疑是最适合的表现方式。


  放幻灯可谓是安哥摄影艺术经历中重要而特别的一部分,上世纪80年代初,他拥有了一部幻灯机,之后便开始了他的作品放映之路,十几年中,他放幻灯的地方包括大学的课室、老山前线的山洞、西双版纳的旅店、北京单位的礼堂、香港广告摄影师的影棚⋯⋯放幻灯对于他而言是个享受的过程,观众们爆发出来欢呼声和掌声是对他最大的鼓舞,也让他更了解大众喜欢的照片是什么样的。放幻灯不仅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,也促成了诸多圈内的作品分享和交流,如1996年在广州举行的“中国报道摄影交流会”,七十多位摄影人参与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,后来更被圈里称为“南会”,可见其影响力。



  2001年,安哥提前退休,之后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作品的整理编辑、写作及策展等工作上。他于2001年出版了《生活在****时代--视觉80年代》和《生活在****时代--视觉90年代》摄影集,2009年出版了《安哥的故事--哥哥不是吹牛皮》著作,2010年出版了《安哥--结图记事》摄影画册等等。在《生活在****时代》和《结图记事》中,安哥集中呈现了他从事摄影记者后在工作中的大部分见闻,而在《哥哥不是吹牛皮》中,安哥则将几十年中民间摄影的故事、他的同行朋友,以及摄影作品的时代背景等通过他犀利、幽默的文字跃然纸上。无论是著述中的文字,还是画册中的照片,都在字里行间和光与影中体现出时代的脉络和情绪。



  与其说“在摄影面前,安哥总是充满激情的”,倒不如说“在作品面前,安哥总有讲不完的好故事”。面对时代,安哥是忠实的记录者,也是个敏锐的捕捉者。他按下的每一次快门,就像是“时代故事”中某一章回的一个段落,他总能很生动、形象的讲出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,听完他的讲述,会发觉故事里深刻的时代印记,而最觉奇之处在于你会感叹安哥的定格之妙,因为整个故事最精彩的一瞬就是他的那张作品了。直到这刻,才会突然回到安哥精湛的摄影技术上,不由得深深敬佩安哥的职业责任和敬业精神,因为在他那里,照片内容是唯一的、全部的焦点,而他则是为时代和民间留影存照的讲述人。

 
(新闻来源:雅昌艺术网专稿)